遂寧一中參加四川省第22屆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共同體學術研討活動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探索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熱難點問題。四川省第22屆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共同體學術研討活于4月26日至27日在成都高新大源學校舉行,我校選派了校長及教師代表共四名參加了活動。本次研討以《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學校教育新生態的構建與實踐》為主題,將活動分為主題報告、校長論壇、學科論壇三個板塊進行。
4月26日上午,省教育科學院教育發展研究所所長王愉鑫主持了開幕式,大源學校校長作開幕致辭,對共同體成員單位的參會代表表示了熱烈歡迎,并預祝本次活動圓滿成功!成都高新區教體局調研員匡世聯及省教育科學院院長廖德斌分別就本次活動發表了講話,就研討活動的目的和意義進行了闡述,本次活動是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學校教育新生態,交流我省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的優秀成果展開的。
北京師范大學郭華教授作了《跨學科主題學習及其實施》的主題講座。郭華教授圍繞“如何理解跨學科主題學習”“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基本類型”“跨學科主題學習實施的基本要點”“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注意的問題”四個方面展開論述。郭教授的講座從整體育人的角度,緊密了學科間的關系;從學科內部改革,走向了全學科整體育人的改革。
成都市泡桐樹中學的詹李梅老師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示范課《行千里,致廣大—探尋城市變遷的守正與創新》。課堂以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設計了一堂活動前置課,引導學生探究在十八梯的改造中如何實現守正和創新。并以十八梯的五大亮點:防空洞、吊腳樓、山城記憶、火鍋、朱炳仁銅雕,組織學生展開小組活動,在討論展示中尋找守正與創新的平衡。詹老師的課堂精彩紛呈,實現了地理、歷史、語文等多門學科的融合,是一堂非常優秀的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示范課。
校長論壇篇
4月26日下午,校長論壇在成都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舉行,《教育科學論壇》編輯部副主編張澤科主持了活動。在校長論壇上,來自四川省各市區的校長代表發言,就教育工作者的擔當和責任、科學素養與學科融合、創新能力的培養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也就教育實踐中的疑惑與困難進行的交流與討論,大家各抒己見,會場氣氛熱烈。最后,四川師范大學教授李華平和四川省名校長孫志明為大家答疑解惑作了總結發言。
學科論壇篇——語文分會場
4月26日下午,共同體成員學校為大家獻上了三堂精彩的展示課。成都市鹽道街中學的盧琳佳老師引導學生探尋實驗精神的魅力,盧老師層層推進,由易到難培養了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自貢市解放路中學的呂曉莉老師優雅溫婉,語言優美,和學生一起聽自然之語,探節氣之律。四川省夾江第一中學的徐榕梓老師循循善誘,從現象到本質,和孩子們一起尋找撒哈拉沙漠之眼的成因。
4月27日上午,語文學科進行了學科研討沙龍。首先,成都七中的任靜怡老師執教的《賣炭翁》用繪畫的形式引導學生聚焦人物形象,探尋故事的歷史背景,形式新穎。然后,三名共同體成員學校教師代表作了經驗交流。他們從跨學科的可行性、深度閱讀的必要性、科學元素的加持等幾個主題作了發言。最后,省教育科學院何立新教授作了點評發言。
教研譜新篇
學科論壇篇——數學分會場
成都市青羊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學校的王銳老師在引導學生探尋軸對稱現象過程中,從故宮建筑、甲骨文字、京劇臉譜到生活中的窗花、圍棋圖譜等,無不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活動環節,通過簡單的道具,帶領孩子們領略對稱美的魅力,提升了孩子們的審美、創意實踐能力,體現了跨學科融合教學實踐探索。
學科教研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中學的吳澤老師所講的《地球儀上的數學——追蹤臺風移動的位置》,很好的將數學與地理知識融合。在探索過程中,運用轉化的思想將三維立體的地球儀轉化為平面圖形進行分析,從而確定臺風的位置。
成都高新大源學校的楊雪梅老師的示范課《再探變量之間的關系》,讓孩子們通過動手實驗,觀察彈簧秤隨著所掛物體的質量的增加其彈簧拉伸的長度隨之變大的現象、猜想兩者存在著怎樣的數量關系。然后引導孩子們發現并提出問題;接著通過分析問題探尋規律,著手解決問題再讓孩子們利用橡皮筋替代彈簧秤去探尋新的變化規律。最后小結反思升華。讓我們能透過現象探尋本質,提升了科學素養,體現了科學探索精神。
4月27日上午,學科研討沙龍活動中,成都雙流區立格實驗學校的朱春燁老師將學生跳繩搬到了數學課堂。通過引導學生建立了數學模型,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從而讓孩子們變得更加自信。在共同體成員學校經驗交流環節,跨學科融合教學要體現數學的學科特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目的是讓孩子們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學科論壇篇——地理分會場
通過將地理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學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地理概念,并將其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如在展示課《盧旺達農業合作提案》中,盧旺達的地理環境適宜咖啡生長,其有利自然條件之一是當地晝夜溫差大,此處則讓學生結合生物學科的光合作用講咖啡豆的生長。在展示課《鄉村運營助力家鄉發展》中,學生通過挖掘史料、翻譯文言文來了解青城茶的活動,增加了對青城山茶葉生長環境進行探究的興趣。專家評課時提到,地理跨學科課堂中,課堂的素材要豐富,且應具有科學性、生動性,同時,也應避免課堂任務量過大或任務不夠具體的問題,否則影響學生對任務的落實、對知識的物化。地理學科研討沙龍中,專家則強調教師需不斷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收集反饋意見和參加教研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科學素質培育。
圖文來源:教科室
美編:尹媛媛
審核:黨政辦